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茗饮与洞庭西山

茗饮与洞庭西山

发表于:2011-12-23 发布人:洞庭山碧螺春网 来源:本站整理 阅读次数:

本文由碧螺春洞庭(山)碧螺春苏州碧螺春东山碧螺春http://www.bilochun.com 编辑,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!

西山,俗称洞庭西山,古籍中也简称洞庭山以及包山、林屋山等,是太湖东南部的一个岛屿,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南端,距苏州古城45公里。西山岛南北11公里,东西15公里,面积79.82平方公里,是中国内湖第一大岛。

从太湖三山岛和西山俞家渡的考古发掘证实,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西山就已有人类活动。4000年前大禹治水过西山,留下了禹王庙、禹期山等古迹。春秋时西山因位于吴越之间,留有很多吴越争霸时的遗迹。如传说当年吴王夫差携西施在此避暑、赏月留下的消夏湾、明月湾、画眉池等古迹,至今仍是游人喜欢的驻足处。西山地处湖心,物产富饶,水路航运又四通八达,自汉初商山四皓之后,历来是达官显贵退隐的好地方。天下名山僧占多,南朝梁武帝时,西山佛寺大兴,故有三庵十八寺之胜,西山的包山寺、水月寺、法华寺,都曾兴盛一时,名重一方。西山也是道教圣地,有道教中的天下第九洞天(林屋洞)和第四十九福地(毛公坛)。北宋,朱大"花石纲",西山谢姑山、石公山等地的太湖石被大量开采。南宋初年,北方贵族大举随宋室南迁,大批贵族到西山定居,给西山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西山的大族,多数是南渡贵族的后裔。明清时期,西山因土狭民稠,大批居民外出经商,不仅足迹遍布江浙沪一带,浩浩商队,还经远销至湖南、湖北,且多数因经商致富,与东山商人一起被称"钻天洞庭"。经商致富,使西山在明清时期建造了大批规模宏大、装饰精美的宅第,也形成了许多像明月湾那样规划严密、布局合理、配套齐全的村庄和集镇,这种状况在清乾隆、嘉庆及道光年间,达到了鼎盛。西山现存的古建筑,大多建于这一时期,且有着鲜明的西山地方特色。西山地处湖心,既承袭南渡中原文化遗韵,又因远贸而深受各地影响,长期以来使西山形成了大异于吴中其它地方的方言、风俗和习惯。

西山素有吴中桃源之称,自古即是闻名海内的旅游胜地。太湖七十二峰,四十一峰在西山,这里是太湖山水的精华所在。秀丽的湖光山色,众多的名胜古迹,丰富的茶、果、鱼、虾特产,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到这里观光游览。目前,西山的开放景点主要有石公山、林屋洞、包山寺、罗汉寺、禹王庙、古樟园、西山梅园、高科技农业园等十余处。西山现存的历史古迹共有一百多处,其中已列为省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共14处。

在洞庭西山缥缈峰西北深幽之地的小青山坞,山下有一古刹名"水月寺",始建于梁大同四年(538年)。隋代大业六年废,唐光化年间山僧志勤化缘重建,天佑四年苏州刺史曹圭曾命名为明月禅院,北宋年间,宋真宗赵恒重新赐名为"水月禅寺",寺中曾产贡茶,故亦称为"水月贡茶院"。

古寺中原有不少名人碑刻,有唐代苏州刺史白居易的诗碑、北宋诗人苏舜钦《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事碑》、宋大理评事苏子美《水月禅寺中兴记碑》等。最引人注目的是苏子美的水月茶诗一首刻于碑中,诗云:"万枝松覆青山坞,千树梨开白云园。无碍泉香夸极品,小青茶熟占魁元。"由此可见早在唐、宋时水月寺小青茶早就受到文人雅士、达官贵人的青睐。古时寺院有山地百亩,栽有茶树、梨树及其他果树。传说小青茶被列为贡品后,每年山僧早春焙制的新茶,均有平江知府派员用快马送往京城,深受王室和百官的赞赏。

据《太湖备考》记载,在西山水月寺(水月禅院)东首有一叫无碍泉的泉池,以李弥大得名。李弥大自号无碍居士,他是宋代工部尚书,后归隐寓居西山,在水月坞建筑房屋,取名"易老堂"。李弥大有《水月寺酌无碍》诗云:"瓯研水月先春暖,鼎煮云林无碍泉。将谓苏州能太守,老僧还解觅诗篇。"又曰"缥缈峰小青坞有泉,澄泓莹澈,酌之甘冷。"无碍泉泉池,广数平方米,天然叠石为壁,自成一景,泉边为水月溪,澄流曲折湍急,据说雨后声如雷鸣。又见一石碑,碑上书刻"无碍泉"三字。在水月寺遗址,有两块高大的青石碑,碑文记载:"洞庭西山,湖水包山;缥缈峰下,水月寺旁,有泉甘美,清冽甘醇,异乎诸水,岁旱不枯。寺因泉而胜,泉得寺而名……"

举首四望,水月坞是一只深深的山坞,群山环抱,宁静安谧,山岭逶迤起伏,峰峦叠翠,有山的巍峨,水的灵秀,空气清新,在此徜徉,有回归自然,返璞归真之感。山上遍植可供采制碧螺春的茶树,是一个值得游客流连忘返,享受真山真水、自然美景的旅游胜地。

水月寺的茶树大部分生长在幽深的山坞里和山溪畔,四周是梨树、枇杷树,花开之时香气袭人,茶树长在其间,吸其馥郁之气,茶味格外芬芳。每逢采茶时节,山僧在采茶前必先沐浴,更换宽松僧衣,腰束布带,不用竹筐,专拣一芽一叶的嫩头采摘,采下的茶纳于怀中,茶叶受热,会发出一种异香,山人称之为"吓煞人香"。

古老的洞庭西山,至今山中尚有不少年远的古茶树,老而不衰,依旧年年开花结籽,年年萌生满树可以焙制高档新茶的嫩茶芽,水月寺今虽废,但山僧当年焙制名茶的技艺却代代相传,藏于民间、传于民间,至今不绝。

此外,还有苏州的天池山产的天池茶在明代被誉为"海内第一";苏州西郊天平山上的"白云泉",号称"吴中第一水"等等。其中白云泉,又名钵盂泉,在其石辟上有白居易手书"白云泉"三字;一旁有云泉精舍,白居易还有一首咏此泉的诗:"天平山上白云泉,云白无心水自闲。何必奔冲山下去,更添波浪向人间。"从白云的坦荡淡泊,"吴中第一水"的清闲透彻,使人领会到一种无牵无挂、从容不迫的意境。白云泉从攀附着苍藤薜萝的峭壁隙罅中潺潺流水,终年不断,泉水清冽而晶莹,水味醇厚而略带甘甜。泉前有敞轩一座,是品茗赏景的佳处。

打印文章】 【关闭窗口】 本信息仅供参考,使用时请合适。